课程介绍

课 程 介 绍 一、学习目标与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述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结构构成、加工对象、工艺范围、性能指标等基本知识,数控铣削加工的加工工艺,数控铣削加工的编程指令及其应用,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操作与零件加工方法。使学生了解此类机床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能够独自进行零件工艺性分析与数控程序的编写;并能够独立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完成零件的加工。主要培养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员与操作员,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1、学习目标 1) 能够根据工作任务获取专业技术信息。 2) 建立对数控铣床和数控铣削加工技术的系统认识。 3) 能够正确分析零件图和加工工艺。 4) 能够熟练编写合理、高效的数控铣床加工程序。 5) 能够熟练使用、安装、修调各种工艺装备。 6) 会熟练操作数控铣床,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零件加工。 7) 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对零件进行检测,并对误差进行分析。 8) 能够对数控铣床进行日常保养和一般维护。 2、主要内容 1) 数控铣削技术概论。 2) 合理选择机床刀具、夹具,分析加工工艺路线和工序。 FANUC-0i数控铣床零件编程。 FANUC-0i数控铣床零件加工。 5) 使用量具进行加工零件检测,分析误差原因并修正。 6) 数控铣床的日常保养和一般维护。 二、课程定位 1、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及作用 按照数控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专业教学与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的课程体系。 遵循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接轨、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接轨、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接轨、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接轨的原则,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根据岗位标准和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按照数控铣床操作、检修生产作业流程,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联系,构建以项目学习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依据职业技能鉴定和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将专业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和实际项目或案例引入教学。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课程培养职业岗位有:数控设备工艺员、编程员、操作员、机械产品检验员、数控设备维修员、机械CAD/CAM设计员等 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床电气控制及PLC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机械、电子及电工基础,能够识读机械图,认识不同种类金属材料,认识机构及工作原理。后续课程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在懂得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的基础上学习零件的设计方法与先进的设计软件,并能够对机床进行日常维护与故障排查和检修。 后续课程: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计算机的辅助设计与制造 数控铣削的编程与操作 前续课程: 机械图的手工绘制及计算机绘制 机械零件的公差配合与测量 机械零部件的制造 《数控铣削的编程与操作》 为本专业”核心“课程 《数控铣削的编程与操作》 课程标准参照国家职业标准 制定。 《数控铣削的编程与操作》 采用”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3、培养目标 岗位培养目标:数控设备工艺员 数控设备编程员 数控设备操作员 机械产品检验员 能力培养目标: 方法能力: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统筹规划能力 紧急情况应急能力 社会能力: 沟通能力 团结协作能力 心理调节能力 环境保护意识 管理能力 职业道德 专业能力: 专业技术信息获取能力 读图能力(识读零件图、工程图、装配图) 对于数控设备和数控加工技术的认识能力 产品的工艺分析能力 数控铣床程序编制能力 刀具、工具、量具、卡具的正确使用能力 刀具的安装与对刀能力 数控铣床的操作运用能力 程序的校验优化能力 产品检测能力 误差分析能力 数控铣床保养维护能力 CAD/CAM运用能力 成本控制意识 安全保护意识 认真、负责、细心的工作意识 三、课程设置 1、设置理念 根据职业岗位标准和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按照机械零件加工生产作业流程,与学生就业岗位紧密联系,构建以项目学习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常见机加工零件的加工流程,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依据职业技能鉴定和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将专业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和数控机床项目或案例引入教学。 遵循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接轨、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接轨、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接轨、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接轨的原则,构建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检修等方面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灵活采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练等教学方法,利用网络交互学习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充当课程的主角,以校内“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课程的主导,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2、设置流程 (1)、分析岗位技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课程结构 针对数控设备操作员典型工作岗位的作业流程和现场工艺要求,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职业态度,分解成岗位技能链,根据技能类型的层次,将技能链进行重组,结合岗位真实工作任务,开发形成学习情景课程结构。 根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内容,每个学习情境中设计与岗位真实任务相符的工作任务。解决了学生的疑惑:为什么要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学习能力强的在同样的学时内可以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有利于分层次教学:不同的情境或任务的组合可以适应不同的专业方向和能力等级的要求。 学习领域描述如下图: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 以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职业培养的规律,由易至难,设计课程的学习学习情境和任务,在每个学习情境中,设计若干工作任务。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按照“任务布置”、“任务计划与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与评价”的步骤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布置:以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制作任务单。向学生下发任务单,老师进行任务目标的描述,提供任务完成需要的学习资料,提供电子、网络、实践性的教学资源。 任务计划与决策: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团队,通过讨论等方法,由小组制定任务的执行计划,进行任务分工;老师对小组制定的计划进行决策,确定任务的实施方案;学生作好任务实施的相关准备。 任务实施: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仿真软件的使用,利用现场教学、实物演练等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训练。任务实施过程中,老师加以适当的讲授和引导,辅导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检查与评价:任务完成时,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任务完成效果的展示,老师对完成效果进行检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对任务完成效果及实施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 教 学 时 数(学时) 教学大纲(名称、版本、文号)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自编 2008 本课程总时数 72 基本教材(名称、编著、版本)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编程与操作》 霍苏萍 主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 P1—P186 所有章节 已讲课学时数 0 尚需学时数 72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版本) 《数控铣床培训教程》 主编:吴明友 本 学 期 学 时 分 配 本学期教学周数 12 本课程周学时数 6 异 动 及 必 要 说 明 事 项 1、本计划依照《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教学大纲编写。 2、本计划适用于数控技术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3、由于学时所限,在保证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部分内容做了调整。 4、本计划当中14学时的现场教学环节在数控实训中心进行,12学时的现场教学环节在数控仿真教室进行。38学时的讲授环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在教室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本课程学期时数 72 其 中 讲 授 38 实 验 0 习 题 课 0 复 习 课 2 现 场 教 学 26 课 程 设 计 大 型 作 业 测 试 机 动 2 节假日占用 4 剩余学时 尚 余 学 时 其中 讲授 实验 3、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分配学时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全程教学均以零件加工为主线,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零件加工工艺的制订方法,零件加工的编程指令,机床操作与零件加工方法。教学中采用以项目教学法为载体,六步教学法为基础,其他教学方法为辅助的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实践教学交融并进 教学过程中,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穿插进行,把课堂建在实训室,把理论课堂与实践场地结合起来。将多媒体教学、现场实物教学和实验实训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边看边学,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看边学,边做边学。充分利用实训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生产型实验实训设备,使学生不但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来了解机床的机械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可完全模拟生产现场,亲自动手实践,掌握专业技能。 (1)先采用多媒体动态教学:利用先进的视听媒体,将抽象的内容,采用动画等方式形象的演示设备的结构,分析设备的工作原理。 (2)再采用现场实物教学:通过实验室内数控机床的操作及零件加工,把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表现出来,让学生体验、直观地了解其原理。 (3)然后讲练结合实物演练:以学生为主体,动手实践,实物演练,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最后产学结合:通过综合实训、设计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科研课题,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要让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①采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以现场典型的真实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交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索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这种结合学生与课程特点的启发式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②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际问题引出理论知识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提供大量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带着实际问题学习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了学以致用,是一种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2)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信息量 ①课程重点、难点部分制作了多媒体(含动画)演示课件。将数控机床抽象、复杂的结构和动作过程,用生动、形象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精心组织演示内容,做到图文并茂,提纲挈领,便于学生理解和自学,也便于老师的讲授。 ③构建多元化的课程立体教学资源。教材、参考资料互为补充,软件、硬件相互配套,纸质、电子资料,网络资料相互协调,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开发制作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3D课件、课程学习QQ群,提供网上学习参考网站,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课外自主学习学习资源。编写制作课程试卷库,为学生的知识掌握评价提供资源。开放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演练场地和设备,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提高综合能力。 ④实物教学、现场教学。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机床加工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将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3、任务驱动型教学 以生产岗位的实际任务为依据,开展教学活动,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每个任务的实现通过“下发任务单布置任务→学生分组实施计划→以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现场教学零件加工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任务检查与综合评价”流程进行,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楚。 4、设计以提高专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通过调研、座谈、专家分析,将相关职业岗位的作业流程分解,根据每个流程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态度,形成对应的模块化课程内容,制订了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实习大纲。 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根据现场专家的建议,针对岗位真实工作任务,开发接近实际的专业技能的实践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现场,引入最接近实际的任务和项目,保证最需要的专业技能培养。 要求学生参与数控机床的检查与维护,全面地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原理,用理论引导实践,又用实践升华理论。通过内容重组,增强操作性强的课程实践环节,使得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演练。 建立技术先进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以企业为基地的实践教学改革。 5、改革考核和评价模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采用笔试、操作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能力,综合评价学生。 同时大力进行试卷库、试题库的建设。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考取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操作工证书。

课程通知 >>更多
  • 2014年全国3D-CAD创新设计大赛报名通知 2014-11-17
最新动态